信息产权:知识产权的延伸和补充

被引:12
作者
李晓辉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信息; 信息产权;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客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信息的财产化对于信息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作为对非物质性财产提供保护的主要制度形式——知识产权理论却因其客体理论本身的限制,难以实现从知识产权到信息产权的跨越。从作为权利客体的"信息"之限定、正当性证成、质疑与回应等几个角度具体展开论证,努力发展更加明确可行并更具说服力的信息产权理论。基本观点为:能够作为财产权客体的信息应至少在形式上具有可描述、可再现的符号形态;在内容上能够表达某种可被理解的意义,并能够符合价值正当性衡量。界定信息产权客体还应考虑信息的经济价值与可交易性。信息的共享性、对信息垄断的担忧和可行性问题不能成为阻碍信息产权设置的实质障碍。信息产权能够被理解为知识产权的延伸和补充,能够给予知识产权法更加具有包容性的理论基础和更加广阔的制度发展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证券交易所交易信息权利的法律保护研究 [J].
陆文山 ;
王升义 .
证券市场导报, 2006, (11) :14-21
[2]   知识产权客体的统一称谓之我见 [J].
韦之 .
电子知识产权, 2006, (04) :59-60
[3]   美国数据库保护立法的新进展——兼论我国数据库专门权利法律保护之定位 [J].
周庆山 ;
孙洁 .
图书馆学研究, 2002, (04) :5-7
[4]  
普通法视角下的知识产权.[M].(澳) 彭道敦; 李雪菁; 著.法律出版社.2010,
[5]  
知识产权法教程.[M].王迁;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M].(英) 戴维森;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  
知识产权法.[M].李明德;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  
信息权利研究.[M].李晓辉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9]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M].李桂林;徐爱国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10]  
财产法.[M].(英)F.H.劳森(F.H.Lawson);(英)B.拉登(B.Rudden)著;施天涛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