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柏叶型变化的生态意义

被引:22
作者
何维明
张新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2]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北京
关键词
沙地柏; 刺叶和鳞叶; 结构与功能; 叶型变化; 生态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32 []; Q944.56 [叶与变态叶];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71001 ;
摘要
沙地柏 (Sabinavulgaris)的叶包括刺叶和鳞叶两种类型。本文探讨沙地柏刺叶与鳞叶的结构和功能差异的生态意义。结果表明 :(1 )刺叶的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大小、叶肉细胞表面积和维管束大小都显著小于鳞叶 ;(2 )刺叶的组织密度和失水系数都明显大于鳞叶 ;(3)刺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 /大气CO2 比都显著大于鳞叶 ,而前者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后者。这些结果指示 :沙地柏刺叶的光合产物积累和水分丧失量大于鳞叶 ,但前者的抗旱保水性、耐辐射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都低于后者。刺叶与鳞叶的结构和功能差异表明 :沙地柏叶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适应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切断匍匐茎对沙地柏子株生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J].
何维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391-395
[2]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1-16
[3]  
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研究文集[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王家祥主编, 1992
[4]   Leaf anatomy plasticity of Alchornea triplinervia (Euphorbiaceae) under distinct light regimes in a Brazilian montane Atlantic rain forest [J].
Rocas, G ;
Barros, CF ;
Scarano, FR .
TREES-STRUCTURE AND FUNCTION, 1997, 11 (08) :46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