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影响下花岗岩冲击倾向及其微细观机制研究

被引:33
作者
张志镇 [1 ,2 ]
高峰 [1 ,2 ]
刘治军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温度; 冲击倾向性; 花岗岩; 单轴压缩; 扫描电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考察温度对岩石冲击倾向性的影响,在实时高温(25℃~850℃)和高温热处理后(25℃~1200℃)2种情况下对花岗岩岩样进行单轴压缩和断口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1)实时高温下,岩石冲击倾向性随温度的升高存在2个阈值温度,第一阈值温度范围为150℃~250℃,第二阈值温度范围为500℃~600℃。从25℃到第一阈值温度,冲击倾向性指标大幅增大,从强冲击倾向演化为极强冲击倾向;从第一阈值温度到第二阈值温度,冲击倾向性指标略微下降,表现为极强冲击倾向;从第二阈值温度到试验终温,冲击倾向性指标大幅急剧下降,表现为弱冲击倾向或无冲击倾向。(2)高温后冷却情况下,随温度的升高岩样冲击倾向性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25℃~200℃表现为较强冲击倾向,200℃~800℃表现为中等冲击倾向,800℃后表现为无冲击倾向。(3)5种冲击倾向性指标相比,有效冲击能指数和剩余能量指数较能反映真实的冲击倾向性,其余3种指标因为考虑不全面而产生误差。(4)得到4种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并分析不同加温方式和温度段与各形态的对应关系。(5)对宏微观破坏形态进行分析,高温后岩样随冲击倾向性的减弱,破坏机制依次为张拉破坏、张剪破坏和剪切破坏,呈现脆性机制向延性机制转变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591 / 16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Seismological and energy balance constraints on the mechanism of a catastrophic bump in the Book Cliffs coal mining district; Utah; U.S.A..[J].F.M. Boler;S. Billington;R.K. Zip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1997, 1
[2]  
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窦林名;何学秋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3]  
岩石热物理学及其工程应用.[M].林睦曾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
[4]  
矿山岩体力学.[M].雷化南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5]   不同温度下砂岩三点弯曲破坏的特征参量研究 [J].
左建平 ;
周宏伟 ;
刘瑜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4) :705-712
[6]   高温后粗砂岩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
尹光志 ;
李小双 ;
赵洪宝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3) :598-604
[7]   高温及三轴应力下花岗岩体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J].
万志军 ;
赵阳升 ;
董付科 ;
冯子军 ;
张宁 ;
武晋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1) :72-77
[8]   组合煤岩冲击倾向性演化及声电效应的试验研究 [J].
陆菜平 ;
窦林名 ;
吴兴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2) :2549-2555
[9]   冲击倾向性煤体破坏过程声热效应的试验研究 [J].
赵毅鑫 ;
姜耀东 ;
韩志茹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65-971
[10]   冲击地压机制的细观实验研究 [J].
姜耀东 ;
赵毅鑫 ;
何满潮 ;
彭苏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