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旅游景观廊道多视角评价方法——以大连市滨海路为例

被引:3
作者
俞金国 [1 ]
王丽华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景观廊道; 大连滨海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特殊分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基于定量技术以大连的滨海路作为实证对象探究海滨旅游景观廊道特征的分析方法,旨在从多个维度对景观廊道进行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旅游廊道形态美观、结构合理;景观要素构成特征表现为景点数量分布疏密相间,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廊道各个部分存在明显差异。生态特征分析表明滨海景观廊道的不同部分生态承载力呈现空间分异;廊道各个部分存在显著的经济区位特征差异。各项指标相关分析表明大连滨海廊道开发建设具有合理性,但存在一些尚需克服的制约因素,如廊道的可达性和自然生态的保护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 [J].
俞孔坚 ;
李伟 ;
李迪华 ;
李春波 ;
黄刚 ;
刘海龙 .
地理研究, 2005, (01) :69-76+162
[2]   城市交通干道对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广州大道为例 [J].
毛蒋兴 ;
闫小培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5) :58-61
[3]   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保护评价方法研究 [J].
张慧 ;
沈渭寿 ;
江腊沙 ;
邹长新 .
生态学报, 2004, (03) :574-582
[4]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J].
李伟 ;
俞孔坚 ;
李迪华 ;
不详 .
城市问题 , 2004, (01) :28-31+54
[5]  
环带状廊道分合城市空间的生态效应及启示——以荆州古城的实证研究[J]. 张祖群,黎筱筱,杨新军.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
[6]  
环带状廊道分合城市空间的生态效应及启示——以荆州古城的实证研究[J]. 张祖群,黎筱筱,杨新军.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6)
[7]   交通廊道对城市社会空间的侵入作用——以北京市德外大街改造工程为例 [J].
周尚意 ;
王海宁 ;
范砾瑶 .
地理研究, 2003, (01) :96-104
[8]   青藏公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为例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郑 度 ;
李双成 ;
阎建忠 .
地理学报, 2002, (03) :253-266
[9]   城市绿色廊道研究 [J].
车生泉 .
城市规划, 2001, (11)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