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立法选择

被引:14
作者
李爱年
邓雅静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 价值取向; 立法模式; 立法内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从环境法学角度看,是通过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规则来激励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协调其背后各方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目的的制度。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都是人类同时追求的正当人权,但这些权利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矛盾之处,有效解决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三者间的矛盾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设立的根本动因,也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法理学意义上的价值归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推进关键在立法,其立法可采取基本法与单行法并举的立法模式,尽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法》基本法和专门领域、专门类别的生态保护补偿单行法;立法内容上应明确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确定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和方式,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的程序,规范生态保护补偿的监管。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赵春光.中国海洋大学.2009, 11
[2]  
环境法的伦理审视.[M].李爱年著;.科学出版社.2006,
[3]  
法理学.[M].胡旭晟;蒋先福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公丕祥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J].
荣玲鱼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5) :25-27
[6]   我国生态补偿立法分析 [J].
陈晓勤 .
海峡法学, 2011, 13 (01) :58-62
[7]   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J].
朱丹果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1) :77-79
[8]   “牛玉琴等人的法律难题”解析 [J].
王兴运 .
河北法学, 2005, (07) :29-32
[9]   环境权与环境法制创新 [J].
董灵 .
法学家, 1997, (03)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