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支撑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研究
被引:1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志晋
机构
: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来源
:
中国软科学
|
2006年
/ 04期
关键词
:
适用技术共生创新;
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从"人与自然"或"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这一共生的大系统中来研究技术创新,就不能把技术创新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过程,而必须把它看作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社会、人类、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整合的共生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它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早期的适用技术创新,都有了质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真正表征和体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关系,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过程,越来越成为我们构建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正确的技术抉择和重要的技术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适用技术循环共生创新对策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志晋
[J].
工业技术经济,
2005,
(09)
: 66
-
67+87
[2]
适用技术理论的启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攀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6)
: 645
-
648
[3]
适用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许志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工业大学
许志晋
[J].
中国软科学,
1998,
(08)
: 79
-
82
[4]
循环经济导论.[M].冯之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
[5]
技术创新进化论.[M].[英]约翰·齐曼(JohnZiman)主编;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6]
共生理论.[M].袁纯清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
小的是美好的.[M].[英]舒马赫(E·F·Schumacher) 著;虞鸿钧;郑关林 译.商务印书馆.1984,
←
1
→
共 7 条
[1]
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适用技术循环共生创新对策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志晋
[J].
工业技术经济,
2005,
(09)
: 66
-
67+87
[2]
适用技术理论的启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攀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6)
: 645
-
648
[3]
适用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许志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工业大学
许志晋
[J].
中国软科学,
1998,
(08)
: 79
-
82
[4]
循环经济导论.[M].冯之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
[5]
技术创新进化论.[M].[英]约翰·齐曼(JohnZiman)主编;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6]
共生理论.[M].袁纯清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
小的是美好的.[M].[英]舒马赫(E·F·Schumacher) 著;虞鸿钧;郑关林 译.商务印书馆.198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