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

被引:20
作者
张玉能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文学批评; 文本间性5;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6 [文学评论、文学欣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体间性”是20世纪逐步兴起的一个哲学与美学概念,随着西方哲学与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与后现代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潮,它越来越引起文学理论家的关注,并且发展出“文本间性”(或“互文性”)。这样“主体间性”就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概念;它可以比较合乎逻辑地解决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的关系,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主体间性”也有其适用的场域和限度,过分地运用它势必产生文学本体的混乱。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 [J].
张玉能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4) :10-14
[2]  
互文性研究.[M].[法]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倪梁康著;.三联书店.1999,
[4]  
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王先霈;王又平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