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10北京临床版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27
作者
黄锋 [1 ]
陈剑铭 [2 ]
郭默宁 [3 ]
张修梅 [3 ]
胡牧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
[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关键词
ICD-10临床版; 诊断名称; 医学术语; 结构化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3 [医院、综合医院];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通过对疾病分类系统结构的修改,建立临床版模型,并以此为框架,在汇总、整理北京地区实际在用临床诊断名称及编码的基础上,制定标准编码,开发完成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北京临床版。这个规范标准在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院成功应用两年,成功支持北京地区诊断相关组(DRGs)应用,能够支持传统疾病分类工作,可提高编码精度,满足了新的更高的信息处理要求。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疾病分类与代码.[S].北京协和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
[2]   运用疾病诊断相关组进行临床服务绩效评价初探 [J].
简伟研 ;
胡牧 ;
崔涛 ;
王洪源 ;
黄因敏 ;
张修梅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11) :736-739
[3]  
2002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M].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