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那曲地区中三叠世地层的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7
作者
尼玛次仁
谢尧武
机构
[1] 西藏地质调查院一分院
关键词
西藏那曲; 中三叠统嘎加组; 发现; 特提斯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1 [三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1∶25万那曲县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根据岩石组合、化石鉴定结果及其中火山岩的特征,从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中分离出一套新地层,命名为嘎加组。嘎加组是由硅质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的一套浅水相沉积物。从硅质岩中采获的放射虫有拉丁期的Tritorissp.,Triassocampesp.,Pseudostylosphaerasp.,Muelleritortissp.,Annulotriassocampesp.等。岩石组合、沉积序列和火山岩形成环境判别指示该套地层为岛弧型建造,初步判断该套地质体的形成与特提斯洋早期消减、消亡过程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上三叠统确哈拉群与下伏岩系角度不整合关系的发现及意义
    陈玉禄
    张宽忠
    李关清
    尼玛次仁
    赵守仁
    陈国荣
    [J]. 地质通报, 2005, (07) : 621 - 624
  • [2] 西藏冈底斯带门巴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和钟铧
    杨德明
    郑常青
    黄映聪
    [J]. 地质通报, 2005, (04) : 354 - 359
  • [3] 藏北聂荣县查吾拉区中侏罗统巴通阶与基底岩系角度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李尚林
    王根厚
    胡敬仁
    方斌
    马伯永
    岳宗玉
    王仁财
    [J]. 地质通报, 2005, (03) : 239 - 242
  • [4] 藏西北日土县拉竹龙地区海相三叠系的发现和万泉河群的建立
    王权
    董挨管
    杨五宝
    段春森
    魏荣珠
    吴仲华
    武俊高
    张永新
    [J]. 地质通报, 2005, (03) : 246 - 251
  • [5]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翟庆国
    李才
    程立人
    张以春
    [J]. 地质通报, 2004, (12) : 1228 - 1230
  • [6] 青海玉树地区三叠纪地层之下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
    赵仁夫
    朱迎堂
    周庆华
    王满仓
    李建新
    孙南一
    [J]. 地质通报, 2004, (Z1) : 616 - 619
  • [7]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
    任纪舜
    肖黎薇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1 - 11
  • [8] 西藏申扎地区晚三叠世多布日组地层剖面的启示——对冈底斯印支运动的地层学制约
    曲永贵
    王永胜
    张树岐
    吕鹏
    姜雪飞
    [J]. 地质通报, 2003, (07) : 470 - 473
  • [9] 冈底斯地区发现印支期巨斑花岗闪长岩——古冈底斯造山的存在证据
    李才
    王天武
    李惠民
    曾庆高
    [J]. 地质通报, 2003, (05) : 364 -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