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煤成烃研究新进展

被引:9
作者
程克明
熊英
J M Moldowan
J Greene Todd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美国斯坦福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煤成烃; 色谱—质谱分析的多重反应监测; 扁枝烷伽玛蜡烷;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3.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生物标记物及碳同位素等地化参数对吐鲁番 -哈密盆地的原油及其源岩进行了油源对比 ,结果将该区原油分为三类 :第一类原油 ,根据生标特征分析其具有显著的淡水环境、藻含量低、细菌影响大、C2 9甾烷含量高、C3 04α 甲基甾烷低、C2 4 四环烷和C19三环烷含量高和碳同位素偏重 (δ13 C为 - 2 5‰~ - 2 7‰ )的特点 ,初步对比结果 ,本区西山窑组的煤是该类原油的主要源岩 ;第二类原油 ,富含藻类物质 (C2 7甾烷与C3 0 4α 甲基甾烷含量较高 ) ,该类原油可能来自侏罗系的富藻湖相泥岩 ;第三类原油 ,全油碳同位素δ13 C为 - 30‰~ - 32‰ ,这类原油的生标反映出其源岩相的特征为缺氧、咸水、中等含藻的湖相沉积 (高含量的伽玛蜡烷和 β 胡萝卜烷 ,C3 5/C3 4藿烷比值大等 )。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烃地球化学.[M].王昌桂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2]  
吐哈盆地含煤沉积与煤成油.[M].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著;张鹏飞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