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作用

被引:23
作者
曾联波
金之钧
汤良杰
李京昌
由福报
张兵山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
[2] 青海石油管理局研究院!敦煌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构造应力场; 油气分布; 柴达木盆地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区中新生代形成了伸展构造、扭动构造、逆冲 -褶皱构造等构造样式 .早、中侏罗世形成的正断层组合构造样式 ,可形成一些小规模油气藏 .老第三纪形成的压扭性构造对油气的聚集有重要控制作用 .而新第三纪—第四纪形成的逆冲 -褶皱构造的含油气性差异很大 ,在早期断层基础上发育的逆冲 -褶皱构造有利于油气分布 ,而新形成的逆冲 -褶皱构造 ,通常不利于油气聚集 .构造应力对油气的运移聚集有重要影响 ,构造应力变化速率引起的应力驱动 ,是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的主要动力 ,在断层附近应力值适中、岩石扩容量较大、微裂缝发育的区域 ,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