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地区第四纪冰川刨耕变形层理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钟建华 [1 ]
许世红 [1 ]
王志坤 [1 ]
王海侨 [1 ]
马锋 [1 ]
段宏亮 [1 ]
艾合买提江阿不都热和曼 [1 ]
周娟 [1 ]
刘云田 [2 ]
李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信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变形层理; 冰川; 刨耕; 第四纪; 柴达木;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8.02.008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发育了第四纪冰川冰水与湖泊沉积,其重要特点是在黄褐色的钙质砂砾和含砾钙质泥岩中发育了大量的大型冰川刨耕变形层理及相关的杆状、板状和冰凌铸模构造,大型变形层理单个层系的最大厚度可达两米;其形态非常复杂,其中的管状、鞘状变形层理及杆状、板状构造更具特点;冰水沉积的岩性也非常复杂,既有粘土岩,又有含砾粘土岩,钙泥质砂砾岩,还有砾岩;其中有种粘土砾很有特点。孢粉分析表明,其形成时代为第四纪,极有可能为更新世,与中国西部的第四纪冰期形成时代相同,但具体期次尚不能确定。柴西第四纪冰川与冰水沉积证据充分,对于研究中国第四纪冰期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古气候、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4+293 +2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柴西第四纪湖泊冰水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J].
钟建华 ;
李浩 ;
黄立功 ;
温志峰 ;
郭泽清 ;
王海侨 ;
李勇 .
沉积学报, 2005, (02) :284-290
[2]   冰期之青藏高原新研究 [J].
周尚哲 ;
李吉均 .
地学前缘, 2001, (01) :67-75
[3]   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J].
施雅风 .
冰川冻土, 1998, (03) :5-16
[4]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5]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序列及其意义 [J].
李永昭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2) :197-204
[6]   青藏高原的泛冰盖遗迹与冰期 [J].
徐道明,沈永平 .
冰川冻土, 1995, (03) :213-229
[7]   西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 [J].
王明业 ;
郑绵平 .
地理学报, 1965, (01) :63-72
[8]   关于亚洲高原第四纪冰川问题 [J].
В.М.西尼村 ;
李誠有 .
地理科学进展, 1958, (01) :22-30
[9]  
Kuhle Matthias.Subtropical mountain- and highland-glaciation as ice age triggers and the waning of the glacial periods in the pleistocene[J].GeoJournal,1987(4)
[10]  
李吉均主编,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横断山冰川[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