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讨论

被引:94
作者
李传友
宋方敏
冉勇康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活动性; 晚第四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所采集的各条断裂之上的覆盖物或断层带物质的热释光 (TL)或电子自旋共振 (ESR)样品年龄 ,对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 :后山断裂在第四纪早 -中期曾有过活动 ,晚更新世以来已不再活动 ;中央断裂早更新世或前第四纪是活动的 ;前山断裂在白龙江以北变成一些小的、零星分布的断裂 ,它们在第四纪早期以前有过活动。而已有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西南段晚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造成龙门山断裂带不同段落新活动时代不同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所导致的活动地块边界的变化。龙门山断裂带的北段现在已不构成活动块体的边界 ,加之岷山隆起对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的屏障作用 ,使得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活动减弱。而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南段和岷山隆起构造带共同成为块体持续挤压作用的东界。这为研究青藏高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3]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证据 [J].
杨晓平 ;
蒋溥 ;
宋方敏 ;
梁小华 ;
陈献程 ;
邓忠文 .
地震地质, 1999, (04) :341-345
[4]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一)[J].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地震地质. 1994(04)
[5]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J].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