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P群自交系与国内传统骨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及其配合力分析

被引:24
作者
王元东 [1 ]
陈绍江 [2 ]
段民孝 [1 ]
邢锦丰 [1 ]
王继东 [1 ]
张春原 [1 ]
郭景伦 [1 ]
赵久然 [1 ]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
[2]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关键词
玉米; P群种质; 杂种优势; 配合力;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6.04.007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北京的春、夏两个环境研究了9个P群自交系及来自我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的8个骨干自交系的杂交种的表现。结果表明:P群自交系与我国塘四平头、旅大红骨、改良Reid、改良Lan-caster等主要杂种优势类群的8个骨干自交系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杂种优势群。其中P群种质与国内塘四平头群骨干系和旅大红骨群骨干系产量表现突出。P群自交系1127、沈137、1145和齐319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传统骨干系丹340、昌7-2和掖8112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而且较高,仍具有较高的利用潜力。此外,还分析了P群自交系与我国传统骨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有效利用P群自交系、提高育种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米自交系沈137的选育及应用 [J].
刘元芝 ;
张振平 ;
张洪钧 ;
范雷 .
杂粮作物, 2004, (02) :69-71
[2]   优良玉米自交系"87-1"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其杂优类群的划分 [J].
杨鹏鸣 ;
刘宗华 ;
王庆东 ;
朱卫红 ;
李朝锋 ;
赵威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103-106
[3]   78599系列自交系在吉林省玉米育种中的优缺点及对策 [J].
刘文国 ;
王绍萍 ;
钱淑玲 ;
赵万庆 ;
张建新 ;
董亚琳 ;
张志军 ;
周占魁 .
吉林农业科学, 2003, (01) :18-19+26
[4]   玉米“78599”选系的分析与利用 [J].
司智成 ;
宋儒 ;
李方志 ;
郭永才 ;
赵文媛 ;
刘日尊 .
杂粮作物, 2001, (03) :1-3
[5]   利用RFLP标记划分45份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J].
黄益勤 ;
李建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3) :244-250
[6]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4) :17-25
[7]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4) :1-9
[8]  
数量遗传分析[M].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郭平仲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