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台荒漠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土壤环境解释

被引:12
作者
周志强
魏晓雪
刘彤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荒漠; 植被类型; 逐步聚类; 主成分分析; 土壤因子; 重要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阐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植物群落的分类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作者于2005年6-7月在新疆奇台县采用机械布设样线和样线上随机布设样地的方法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设置48块20m×10m的样方,每个样方中又梅花状设置5个1m×1m的草本样方进行植被调查。植被调查结束后,选择群落外貌上差异显著的样地进行土壤取样(取土深度分别为0cm、10cm、30cm、50cm、80cm),共获得20个样方的土壤样本。以植物重要值作为衡量植物组成相似性的指标,应用逐步聚类的方法将调查区域植被划分为4种类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群落,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枇杷柴(Reaumuria songarica)+西伯利亚白刺群落(Nitraria sibirica),梭梭-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群落和心叶驼绒藜-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群落。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提取3个主分量能够解释85.65%的群落间土壤因子差异,第1主分量与土壤平均pH值和深层土壤pH值相关,第2主分量与平均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浅层有机质含量相关,而第3主分量与平均土壤含盐量和土壤浅层含盐量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J].
张立运 ;
陈昌笃 .
生态学报, 2002, (11) :1923-1932
[2]   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乔木种的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 [J].
刘秋锋 ;
康慕谊 ;
刘全儒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03) :383-391
[3]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植被格局与土壤资源的关系 [J].
李新荣 ;
贾晓红 .
草地学报, 2005, (S1) :37-43
[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境对植物群落格局的影响 [J].
钱亦兵 ;
吴兆宁 ;
张立运 ;
师庆东 ;
蒋进 ;
唐立松 .
地理学报, 2004, (06) :895-902
[5]   浑善达克沙地丘间低地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J].
刘海江 ;
郭柯 .
生态学报, 2003, (10) :2163-2169
[6]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J].
张林静 ;
岳明 ;
张远东 ;
顾峰雪 ;
潘晓玲 ;
赵桂仿 .
地理科学, 2003, (03) :329-334
[7]   北京东灵山地区地形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关系研究 [J].
刘世梁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康永祥 ;
张洁瑜 ;
张育新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4) :496-502
[8]   塔里木河中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张元明 ;
陈亚宁 ;
张道远 .
地理学报, 2003, (01) :109-118
[9]  
Zhou L(2003)Natural Mongolian pine for-ests in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Northeast China. Zhou ZQ,Liu T.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
[10]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egetation type and topography in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J].
Pinder, JE ;
Kroh, GC ;
White, JD ;
May, AMB .
PLANT ECOLOGY, 1997, 131 (01)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