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量对机插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龙瑞平 [1 ]
邓安凤 [1 ]
刘冲发 [2 ]
祁春 [3 ]
夏琼梅 [1 ]
李贵勇 [1 ]
杨从党 [1 ]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云南省勐海县农技推广站
[3]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科所
关键词
机插稻; 播种量; 秧苗素质;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两优2186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进行播种量对机插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为50 g/盘和70 g/盘处理的秧苗素质明显好于90 g/盘、110 g/盘、130 g/盘处理;在栽插时播种量为70 g/盘的缺丛率为13.67%,显著低于播种量50 g/盘的处理,与90 g/盘、110 g/盘、130 g/盘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机插稻基本苗数显著增加,高峰苗数也显著增加,但有效穗数增加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和实际产量来看,播种量为70 g/盘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成穗率最高,分别为23.13万穗/667 m2、30.09 g和63.5%,实际产量达到865.67 kg/667 m2,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在本试验中,杂交籼稻品种70 g/盘的处理,由于秧苗素质高、基本苗适宜、高峰苗较低,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也最高。因此,每盘70 g是机插稻适宜的播种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0+113 +1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 [J].
黄自聪 .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03) :34-35
[2]   水稻机插秧与手工插秧简比试验 [J].
周琦 .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Z1) :17-18
[3]   机插秧不同育苗技术处理对武育粳3号秧苗素质的影响 [J].
赵秋祥 ;
张如宏 ;
董桂春 .
中国稻米, 2011, 17 (03) :35-38
[4]   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分析研究——水稻种植机械化由快速向高速发展的进程 [J].
张文毅 ;
袁钊和 ;
吴崇友 ;
金梅 .
中国农机化, 2011, (01) :19-22
[5]   杂交稻机插秧育秧播种密度与取秧面积耦合关系 [J].
罗汉亚 ;
李吉 ;
袁钊和 ;
何瑞银 ;
马拯胞 ;
张璐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7) :98-102
[6]   育秧方式与播种量对水稻机插长龄秧苗的影响 [J].
姚雄 ;
杨文钰 ;
任万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152-157
[7]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生育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J].
周燕 ;
管帮超 .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04) :46-47
[8]   水稻机插硬盘育秧播种量与壮秧营养剂使用量对比试验 [J].
彭法兴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2) :165-166
[9]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J].
何文洪 ;
陈惠哲 ;
朱德峰 ;
徐一成 ;
林贤青 ;
张玉屏 .
中国稻米, 2008, (03) :60-62
[10]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 [J].
潘跃 ;
吴子文 .
中国稻米, 2008, (03)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