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准地台中—末元古代地质演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24
作者
陈晋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元古代; 初步探讨; 地质年代; 中朝准地台; 俄罗斯地台; 东欧地台; 前寒武纪; 裂谷带; 拗陷; 凹陷; 地质构造; 岩石化学; 地层厚度; 沉积厚度; 地质演化;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83.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朝准地台,包括我国祁连山、秦岭以北、阴山山脉向南、东北南部、渤海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部等地,轮廓近似三角形。所谓的中—末元古代,包括距今大约1900兆年至大约600兆年的一段时间。从沉积和构造角度探讨本地区演化史,已有近40年历史,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如黄汲清、王鸿祯、张文佑、马杏垣等都有论述。此外,还有许多报告和论文,讨论了准地台中某个地区、或某些有关演化的问题。本文将就中朝准地台在中—末元古时期构造、沉积和岩浆作用的演化提出粗浅看法,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并就教于关心这些问题的同志。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黄汲清
    任纪舜
    姜春发
    张之孟
    许志琴
    [J]. 地质学报, 1977, (02) : 117 - 135
  • [2]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二)
    滕吉文
    王国正
    刘道洪
    邢纪润
    梁文斗
    徐世林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3) : 196 - 207
  • [3] 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
    黄汲清
    [J]. 地质学报, 1960, (01) : 1 - 31+135
  • [4] Sedimentation in geologic history: Recycling vs. evolution or recycling with evolution[J] . Ján Veize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