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新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62
作者:
权志高
李占双
机构:
[1] 核工业咸阳二○三研究所,核工业咸阳二○三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成因机制;
十红滩;
新疆;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2.04.015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十红滩铀矿床是中国近年发现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该矿床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艾丁湖斜坡带西侧,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辫状河—曲流河相的含煤碎屑岩系;矿体严格受发育于河道砂体中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控制,矿体形态呈卷状或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灰—深灰色疏松和次疏松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铀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全岩Pb同位素测定的主成矿年龄为24 Ma。研究认为:晚侏罗世后,持续干热气候条件下,层间氧化带的充分发育,高含氧水在富铀地层砂体中持续向前运移,在富还原剂地球化学障形成铀沉淀富集,是该铀矿床的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