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学生”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安徽省阜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11
作者
殷世东 [1 ]
王守恒 [2 ]
机构
[1]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流动学生”; 生活行为习惯; 学习行为习惯; 心理行为习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2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通过对安徽省阜阳市的调查,我们发现城市"流动学生"受家庭流动性、非熟人环境缺乏监督性、教育场所不固定性、社会环境净化不力等因素影响,学习心诚浮躁,敷衍了事;生活无规律,卫生意识差;性格孤僻,心理承受力弱;甚至发生校园暴力和越轨行为。"流动学生"行为失范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此,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取得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有条件的地域,可利用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引导"流动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心理行为习惯,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 [J].
范先佐 .
教育与经济, 2004, (04) :1-5
[2]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困难的思考——以上海市为例 [J].
赵晔琴 .
社会, 2002, (09) :17-18
[3]   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 [J].
周皓 ;
章宁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4) :73-77
[4]   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J].
石人炳 .
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0) :29-33
[5]   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J].
段成荣 ;
梁宏 .
人口与经济, 2005, (01) :11-17
[6]   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J].
刘鸿渊 .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06) :191-195
[7]   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与治理 [J].
武向荣 .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10) :10-14
[8]   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 [J].
周皓 .
人口与经济, 2008, (06)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