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部早二叠世皱纹珊瑚

被引:10
作者
时言
机构
[1] 成都地质学院
关键词
结核灰岩; 隧石; 栖霞组; 茅口组; 厚层; 栖霞阶; 地层; 珊瑚化石; 二叠纪; 早二叠世; 阳新世; 下二叠统; 中国南部;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2.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国早二叠世皱纹珊瑚的研究迄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地质先辈做了大量工作.1932年,乐森(王寻)、黄汲清就完成了有关中国南部早二叠世珊瑚化石的论著,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其后,计荣森、曾鼎乾、王鸿桢等也相继做了许多工作.近年来,各地区古生物化石图册陆续发表,又增加不少新的内容.到目前为止,共描述过二叠纪皱纹珊瑚40属左右,约占二叠纪皱纹珊瑚属的总数2/5.除描述工作外,黄汲清(1932)还依据珊瑚的地层分布,建立过4个珊瑚化石带;吴望始(1975、1979)对珊瑚动物群的分区,作过较详细的论述.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64+288 +288-29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的珊瑚化石.[M].俞昌民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63,
[2]  
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M].全国地层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1962,
[3]   论文采尔珊瑚(Wentzelella) [J].
吴望始 .
古生物学报, 1963, (04) :492-507
[4]   安徽南部下二迭统栖霞组珊瑚化石的新资料 [J].
赵嘉明 ;
陈华成 .
古生物学报, 1963, (03) :378-411
[5]   汉中梁山区二叠纪并论中国南部二叠纪的分层和对比 [J].
庐衍豪 .
地质学报, 1956, (02) :15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