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励相容视角的中央区域激励政策评价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4
作者
蒋国洲 [1 ]
饶琼娟 [2 ]
机构
[1]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海口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关键词
激励相容; 央地关系; 优惠政策; 先行先试权;
D O I
10.15886/j.cnki.hnus.2013.02.018
中图分类号
F123.14 [中央与地方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运用经济学中的激励相容原则,构建了中央地方激励相容关系的条件(要求),并以中央两个激励过程都享受了中央激励政策的海南为例进行了检验。依此得出结论:"自上而下"以政策优惠为主要特征的区域激励政策有较强的激励功能,但同时也显示出许多激励不相容;"自下而上"式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更能满足激励相容的条件,达到更好的激励相容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J].
李猛 ;
沈坤荣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35-47
[2]   我国分权治理下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地方政府的激励不相容与选择偏好的模型分析 [J].
张少军 ;
刘志彪 .
财经研究, 2010, 36 (12) :83-93
[3]   地方官员更替与经济增长 [J].
王贤彬 ;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301-1328
[4]   社会变革中的政府责任:中国的经验 [J].
杨雪冬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23 (01) :55-64
[5]   大国崛起的地方政府激励与效率之路——我国改革30年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厘清、反思与展望 [J].
尚虎平 .
经济体制改革, 2008, (03) :5-11
[6]   论新一轮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若干关键问题:从“市管县”到“省管县” [J].
汤玉刚 .
经济体制改革, 2007, (05) :23-28
[7]   中国分权式改革的激励难题及其政策选择——一种合约视角的分析 [J].
黄再胜 ;
朱敏军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5) :25-30+125
[8]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9]   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分析 [J].
刘然 ;
朱丽霞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3) :25-28
[10]   对海南特区“小政府、大社会”的质疑——兼论海南特区的基本经验及教训 [J].
王毅武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1)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