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市场、准市场与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运行机制探析

被引:13
作者
生秀东
机构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准市场; 制度收益;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1.09.003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农业产业化领域 ,始终存在着农业产业化到底是一体化还是市场化的争论。本文试图参与这场争论 ,通过对劣市场、准市场和制度收益分割的分析 ,认为农业产业化既不是一体化 ,也不是市场化 ,而是准市场对劣市场的替代 ,是对劣市场功能缺陷的一种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13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农村“分包制”组织形态分析 [J].
周立群 ;
曹利群 .
天津社会科学, 2000, (04) :58-63
[2]   农业产业化中投资因素的理论和案例分析 [J].
周兆生 .
中国农村经济, 1998, (09) :44-47
[3]   京郊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J].
刘德纶 .
中国农村经济, 1998, (06) :70-75
[4]   微观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及其应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初探 [J].
胡定寰 .
中国农村观察, 1997, (06)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