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胃肠激素在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48
作者
赵平
董蕾
兰康
高东武
徐尔迪
戴菲
罗金燕
龚均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胃动素; 生长抑素; P物质; 一氧化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 [人体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胃肠激素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关系,探讨 MMC发生及其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30例健康志愿者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检测过程中分别于MMCⅠ、Ⅱ和Ⅲ相采集静脉血行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P物质(SP)及一氧化氮(NO)的血浆浓度检测。结果 MMC周期为112.7 min±37.2 min,MMCⅠ相最长,Ⅱ相次之、Ⅲ相最短,MMCⅢ相多起源于胃窦,也可起源于十二指肠。MMC多向远端移行,偶见逆向传导。MMCⅢ相血浆MTL为921.7 pg/ml±109.8 pg/ml,SP为10.9 pg/ml±7.2 pg/ml,明显多于Ⅰ相(分别为334.7 pg/ml±58.1 pg/ml,11.3 pg/ml±8.8 pg/ml)和Ⅱ相(分别为 370.0 pg/ml±69.2 pg/ml,11.0 pg/ml±10.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SS、NO水平各时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L、SP可能与 MMCⅢ相的诱发有关。血浆 SS、NO水平可能对胃肠MMC无直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肠神经系统脑肠肽神经元的免疫组化研究 [J].
柳力公 ;
周吕 ;
王玲 .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3, (03) :348-349
[2]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J].
万小平 ;
张建忠 ;
陈波 ;
丁燕 ;
张彤彦 ;
袁申元 ;
王凝 ;
王雁 .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1, (04) :347-350
[3]   电针胃经穴对狗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及脑肠肽释放的作用 [J].
周吕 ;
王礼建 ;
云天佑 ;
王玲 .
科学通报, 2000, (22) :2419-2426
[4]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的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 [J].
周吕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9, (02) :1-5
[5]   一氧化氮对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作用的研究 [J].
吴建维 ;
罗金燕 ;
龚均 ;
蒋予 .
中华消化杂志, 1999, (02) :9-11
[6]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的发生机制 [J].
张建忠 ;
王雁 ;
袁申元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9, (01) :30-32
[7]   Role of Extrinsic Innervation in Release of Motilin and Patterns of Upper Gut Canine Motility [J].
Siadati M. ;
Sar M.G. .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1998, 2 (4) :363-372
[8]   Tachykinins influence interdigestive rhythm and contractile strength of human small intestine [J].
Lordal, M ;
Theodorsson, E ;
Hellstrom, PM .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997, 42 (09) :194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