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早稻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8
作者
石英尧
陈多璞
张文明
杨粉
丁超尘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合肥
[3] 合肥
关键词
杂交早稻;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2.05.066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 7个恢复系及其与 6个不育系配组的 42个杂交组合的 1 1个产量性状间和 8个品质性状间作了相关分析 ,并对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 :高的整精米率、大的长宽比和低的垩白度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所以三者可以同时进行改良。从典型相关分析可以看出 :播始历期载荷量较小 ,所以在一定的生育期内 ,实现早稻的高产是可能的 ,糙米率、精米率和垩白度的载荷量较小 ,它们的改良可以与产量性状的改良同步进行。粒宽和长宽比载荷量的负值较高 ,我们在选育时要协调粒宽、长宽比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两系杂交稻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J].
袁定阳 ;
齐绍武 .
杂交水稻, 1999, (04) :39-40
[2]   杂交早稻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J].
何道根 ;
潘晓飚 ;
屈为栋 .
杂交水稻, 1999, (01) :38-40
[3]   水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进展与育种 [J].
李子先 .
种子, 1994, (04) :35-38
[4]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