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12
作者
邱强
李庆庆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关键词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结构分解;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2.11.004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面对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趋势,各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量。因此,测算本国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并进而探究驱动其变动的因素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使用投入产出法定量测算了2002年、2005年及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结构分解法将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化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强度(技术)效应。结果发现,中国隐含碳净输出量迅速扩大;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加起到正向推动作用,而强度(技术)效应对其有负向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LMDI方法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解 [J].
王媛 ;
魏本勇 ;
方修琦 ;
和夏冰 ;
杨会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2) :141-146
[2]   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闫云凤 ;
杨来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48-52
[3]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J].
魏本勇 ;
方修琦 ;
王媛 ;
杨会民 ;
张迪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413-419
[4]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5]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 [J].
刘强 ;
庄幸 ;
姜克隽 ;
韩文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8) :46-55
[6]   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J].
陈迎 ;
潘家华 ;
谢来辉 .
经济研究, 2008, (07)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