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中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研究

被引:12
作者
彭水军
余丽丽
机构
[1]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贸易排放转移; 污染贸易条件; GTAP-MRIO模型;
D O I
10.19523/j.jjkx.2016.05.006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6 ;
摘要
本文基于GTAP数据库构建一个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04-2011年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间贸易中的转移排放,并重点考察中国对外贸易转移排放的变化趋势、国别(区域)流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间附件I国家对非附件I国家存在大量转移碳排放,而中国成为附件I国家转出排放的主要目的国,占比高达49.4%-54.7%。(2)2004-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导致大规模的碳排放"净转入",而其中约62%-75%来自于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3)进一步对中国净转入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后发现,中国对美国、能源净出口国的贸易顺差效应是其净转入排放的最主要原因,而对于其他贸易伙伴,中国净转入排放主要是中国较高的污染贸易条件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贸易差额、污染贸易条件如何影响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国际商务研究, 2016, 37 (01) :5-17
[2]   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孙传旺 .
经济研究, 2015, 50 (01) :168-182
[3]   南北国家的消费侧与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比较分析 [J].
张文城 ;
彭水军 .
世界经济, 2014, 37 (08) :126-150
[4]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J].
张友国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287-1310
[5]   国际贸易中隐含的CO2测算——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J].
李小平 .
财贸经济, 2010, (05) :66-70
[6]   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J].
陈迎 ;
潘家华 ;
谢来辉 .
经济研究, 2008, (07) :11-25
[7]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Transferred from Developed Economies to China through Trade [J].
Zhang, Wencheng ;
Peng, Shuijun .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6, 24 (02) :68-89
[8]   COMPARING THE GTAP-MRIO AND WIOD DATABASES FOR CARBON FOOTPRINT ANALYSIS [J].
Arto, Inaki ;
Rueda-Cantuche, Jose M. ;
Peters, Glen P. .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14, 26 (03) :327-353
[9]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J] . Yan Xu,Erik Dietzenbacher.Ecological Economics . 2014
[10]  
CONSTRUCTING AN ENVIRONMENTALLY-EXTENDED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 USING THE GTAP DATABASE[J] . GlenP. Peters,Robbie Andrew,James Lennox.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