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及其动力学成因

被引:8
作者
赵财胜
孙丰月
李碧乐
姚凤良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Punda走滑构造; 负花状构造; 走滑伸展双重构造; Riedel单剪模式; 动力学成因; 沙捞越; 马来西亚;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3.04.005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构造形式,是沿近东西向F断裂(PDZ)发育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或郁金香构造,并构成走滑伸展双重构造。Luconia陆块与巽他克拉通的碰撞及卢帕断裂的走滑是Punda走滑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成因。同时,利用Riedel单剪模式和走滑次级构造逐级配套模式可以合理地解释Punda走滑断裂的构造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Tectonic evolution of sundaland: a phanerozoic synthesia .2 Hutchison C S.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Malaysia . 1973
  • [2] An imbrication model for the Rajang accretionary complex in Sarawak, Borneo .2 Honza E,John J,Banda R M.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