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然四倍体泥鳅生产全三倍体泥鳅的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雅娟 [1 ]
庞义猛 [1 ]
于卓 [1 ]
张明昭 [1 ]
钱聪 [1 ]
印杰 [2 ]
机构
[1] 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泥鳅; 二倍体; 四倍体; 杂交; 全三倍体;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10.11.017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2008~2009年利用从湖北省引进的天然四倍体(雄)泥鳅与当地的二倍体(雌)泥鳅杂交,进行全三倍体泥鳅培育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2n×4n)平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分别为54.69%、80.64%、56.64%;对照组(2n×2n)分别为76.23%、82.97%、79.44%。早期胚胎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染色体数为71~75条,视为100%三倍体。6月龄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为100%三倍体。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湖北省洪湖市四倍体泥鳅与当地的二倍体泥鳅杂交能产生100%全三倍体泥鳅,这种生物杂交的方法操作简单、方法可靠,是生产全三倍体泥鳅的最佳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人工诱导四倍体泥鳅的研究 [J].
南平 ;
杜启艳 ;
燕帅国 ;
常重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03-106
[2]   泥鳅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新技术 [J].
朱兴国 ;
叶永兴 ;
赵后会 ;
李恒国 .
内陆水产, 2007, (01) :38-38
[3]   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染色体组型比较 [J].
印杰 ;
赵振山 ;
陈小奇 ;
李艳秋 ;
朱丽亚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4) :469-472
[4]   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规模化培育全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苗种 [J].
王昭萍 ;
姜波 ;
孔令峰 ;
于瑞海 ;
王如才 ;
郭希明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742-746
[5]   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及人工转性的研究 [J].
刘同明 ;
吴清江 ;
叶玉珍 .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4) :445-447
[6]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J].
朱传忠 ;
邹桂伟 .
淡水渔业, 2004, (03) :53-56
[7]   雄性四倍体与雌性二倍体杂交培育全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研究 [J].
阙华勇 ;
张国范 ;
刘晓 ;
郭希明 ;
张福绥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56-662
[8]   人工诱导四倍体大鳞副泥鳅的研究 [J].
常重杰 ;
杜启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70-73
[9]   白鲫(♀)×红鲫(♂)异源四倍体鱼的倍性操作及其生殖力的研究 [J].
陈敏容 ;
杨兴棋 ;
俞小牧 ;
陈宏溪 ;
易泳兰 ;
刘汉勤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1997, (03) :197-206
[10]   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产生的细胞学机制 [J].
丁军 ;
蒋一珪 ;
单仕新 ;
魏丽华 .
水生生物学报, 1992, (02) :186-18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