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空缩减”视角看环城游憩带发展

被引:11
作者
李连璞 [1 ]
付修勇 [2 ]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3] 不详
[4] 德州学院地理系
[5] 不详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时空缩减; 客源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环城游憩带(ReBAM)是城市旅游产品空间拓展的表现形式,是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向。在信息化与全球化过程中,环城游憩带原有的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在旅游“时间剩余”前提下游客旅游行为存在多种可能性。“时空缩减”过程给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带来机遇,但同时具有高风险性。以距离的多维尺度特征为切入点,分析游客的出游距离及目的地选择变化规律,对大城市旅游市场规模变化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指出对客源市场的准确预测及在更大尺度范围对旅游地的竞争力分析是环城游憩带开发建设的必要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99+109 +1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J].
刘卫东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4, (S1) :67-76
[2]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吴必虎 .
地理科学, 2001, (04) :354-359
[3]   关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 [J].
彭华 .
人文地理, 2000, (01) :1-5
[4]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 [J].
吴必虎 .
地理学报, 1994, (02) :117-127
[5]  
旅游原创策划[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杨振之等著, 2005
[6]  
区域旅游市场发展演化机理及开发[M]. 旅游教育出版社 , 李悦铮, 2005
[7]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吴必虎著, 2001
[8]  
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等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