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胁迫力使脆弱环境突变——松辽平原百年开发史例证

被引:9
作者
孙广友
王海霞
于少鹏
赵文吉
万忠娟
罗新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首都师范大学
[3] 南开大学 长春 首都师范大学
[4] 北京 上海师范大学
[5] 上海
[6] 长春
[7] 长春 哈尔滨学院
[8] 哈尔滨
[9] 北京
[10] 天津
关键词
强胁迫力; 脆弱环境; 突变; 驱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松辽平原为案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人类强胁迫力作用于脆弱环境系统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突变"的命题。而这种突变机理又对"人类力是现代环境变化的第一驱动力"的论点提供支持。文章运用了区域学原理,对区域综合要素进行了分析,判定区域属于脆弱系统;运用地理景观理论,构建了距今约150年、100年、50年和现今(2000年)共4个时期的区域生态景观模型,揭示出人类逐阶强化胁迫的过程,并结合遥感分析,首次识别出松辽平原大面积荒漠和半荒漠;引进系统突变模型,论证了生态环境突变过程的存在及所特有的快速扩张性,可导致重大生态灾难--荒漠化过程失控。 文章建议应认真研究中国广大地带的环境突变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战略,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71+733 +7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Concept; distribution law and formation machanism of inland saline-alkaline wetland.[J].Guang-you Sun;Xin-zheng Luo;Fu-ke Yi;Xiao-ping Zhang.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0, 3
[2]   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 [J].
叶笃正 ;
符淙斌 ;
董文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67-469
[3]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近10年的沙质荒漠化 [J].
李宝林 ;
周成虎 .
地理学报, 2001, (03) :307-315
[4]   松嫩平原生态地质环境变迁构造-气候旋回机制探讨 [J].
张殿发 ;
林年丰 .
世界地质, 2000, (01) :73-77
[5]   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区土地资源系统结构及动态 [J].
张柏 .
地理学报, 1992, (04) :334-343
[6]   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 [J].
裘善文 .
地理科学, 1989, (04) :317-328+97
[7]   松辽水系的变迁 [J].
杨秉赓 ;
孙肇春 ;
吕金福 .
地理研究, 1983, (01) :48-56
[8]   松嫩平原的植被 [J].
李崇皜 ;
郑萱凤 ;
赵魁义 ;
叶居新 .
地理科学, 1982, (02) :170-178+193
[9]   概论我国东北的主要草原 [J].
祝廷成 .
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 1958, (01) :98-116
[10]   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土壤概论 [J].
Т.П.高尔捷也夫 ;
程韡 .
土壤学报, 1954, (04) :22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