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上不作为因果关系之判定

被引:17
作者
杨垠红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作为因果关系; 阻果型因果关系; 比例因果关系; 潜在原因; 替代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判定具有特殊性,即以作为义务的存在为前提且为阻果型因果关系,故此类因果关系的认定尤显困难。可以根据不作为与受害人自身的原因结合导致损害后果发生的因果关系、不作为与自然力的结合导致损害后果发生的因果关系和不作为与第三人的作为结合导致损害后果发生的因果关系这三种类型对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判定加以阐释。其中比例因果关系理论、潜在原因规则、替代原因规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替代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路径 [J].
海尔穆特库奇奥 ;
朱岩 ;
张玉东 .
中外法学, 2009, 21 (05) :674-688
[2]  
侵权赔偿纠纷.[M].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3]  
侵权责任法通论·总论.[M].朱岩; 著.法律出版社.2011,
[4]  
医疗损害责任例解与法律适用.[M].尹志强; 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
[5]  
侵权责任法研究.[M].王利明;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欧洲侵权法原则.[M].欧洲侵权法小组; 著.法律出版社.2009,
[7]  
侵权责任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刘士国; 等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8]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研究.[M].周友军;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  
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陈聪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  
元照英美法词典.[M].薛波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