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坝体材料渗透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石振明 [1 ,2 ]
张公鼎 [1 ,2 ]
彭铭 [1 ,2 ]
刘思言 [3 ]
机构
[1]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堰塞坝; 渗透性; 渗流稳定性; 管涌; 渗透装置;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7.05.002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堰塞坝是由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形成的天然坝体,不同于人工土石坝,堰塞坝坝体结构松散,颗粒级配不均匀,在较高水头作用下坝体可能发生渗透破坏而导致溃坝,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由于堰塞坝存在较大粒径颗粒,常规的渗透试验装置难以满足要求,本文研制了直径为60cm的大直径渗透试验仪,进行了不同堰塞坝级配材料的渗透破坏试验,并探讨了堰塞坝体材料渗透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堰塞坝材料的渗透破坏形式取决于材料级配,粗颗粒含量较多时为管涌破坏,细颗粒含量较多或粒径缺失时为流土破坏;(2)堰塞坝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主要取决于细料填充粗料孔隙的程度,单独使用不均匀系数或曲率系数不适用于评价渗透系数的变化;(3)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用于堰塞坝渗流破坏形式的判别公式,并推导出堰塞坝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坡降计算公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82 / 11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堰塞坝特征统计分析与溃决参数快速评估模型 [J].
石振明 ;
马小龙 ;
彭铭 ;
张利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09) :1780-1790
[2]   砾石土渗透稳定特性试验研究 [J].
刘杰 ;
谢定松 .
岩土力学, 2012, 33 (09) :2632-2638
[3]   唐家山堰塞体渗流稳定及溃决模式分析 [J].
胡卸文 ;
罗刚 ;
王军桥 ;
刘娟 ;
胡恒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7) :1409-1417
[4]   四川安县肖家桥堰塞湖稳定性初步评估 [J].
何秉顺 ;
丁留谦 ;
王玉杰 ;
徐文杰 ;
赵宇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626-3631
[5]   堰塞湖天然坝安全性状评估研究 [J].
严祖文 ;
魏迎奇 ;
蔡红 ;
王福义 .
水利水电技术, 2009, 40 (02) :74-77+81
[6]   绵远河小岗剑(上)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理 [J].
邱炽兴 ;
李书健 .
水利水电技术, 2008, (08) :36-38
[7]   管涌与滤层的研究:管涌部分 [J].
毛昶熙 .
岩土力学, 2005, (02) :209-215
[8]   小南海水库地震堰塞坝渗漏特征研究 [J].
王子忠 ;
杨绍平 .
四川地质学报, 2003, (01) :26-30
[9]  
河流动力学.[M].王兴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10]  
河流动力学.[M].陈立;明宗富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