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5-2007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37
作者
邓爱萍
何剑峰
康敏
张欣
倪汉忠
李灵辉
罗会明
林锦炎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流感;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5-2007年流感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广东省流感监测系统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资料包括广东省13个地级市的14家城市综合医院或儿童医院、16所社区门诊部、16所中小学校和6家县级综合医院等的哨点医院收集门诊流感样病例(以下简称ILI)就诊信息;各地暴发疫情监测信息;来自哨点医院监测系统和暴发疫情收集的ILI标本的病原学监测资料。结果2005-2007年的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显示14家城市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人数百分比(以下简称ILI%)周平均为5.17%;3年中ILI%在3-7月达到高峰,而每年ILI%的高峰有所不同;2005年流感活动在3-5月有1个高峰,这个高峰是A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和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共同引起的;2006年在3-4月和6月有2个流行高峰,这2个高峰分别是由B型流感病毒(V ictoria系)和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引起;而2007年只在6月有1个高峰,是由A型流感病毒(H3N2)引起。2005-2007年分别报告的ILI暴发疫情分别为121、172和40起,发病人数累计17 310人,暴发疫情中的流感病毒毒株的流行和变化趋势与定点医院监测到的毒株流行和变化趋势一致。92%的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而学校监测哨点的ILI%的高峰出现也较其他监测哨点医院要早1周。结论广东省流感流行的季节性高峰在春夏季,呈单峰或双峰型。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广东省流感防控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6年广东省流感病毒流行的分子基础 [J].
张欣 ;
倪汉忠 ;
邓爱萍 ;
柯昌文 ;
何剑峰 ;
康敏 ;
林锦炎 .
热带医学杂志, 2007, (06) :525-528
[2]   广东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J].
邓卓晖 ;
鄢心革 ;
倪汉忠 ;
张欣 ;
罗会明 ;
邓爱萍 ;
欧春泉 ;
陈平雁 .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07) :868-869
[3]   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J].
张静 ;
杨维中 ;
郭元吉 ;
徐红 ;
张烨 ;
李梓 ;
郭俊峰 ;
王敏 ;
梁国栋 ;
王文杰 ;
李正懋 ;
孙新华 ;
肖东楼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6) :9-13
[4]   广东省1998~2001年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J].
彭国文 ;
周惠琼 ;
万卓越 ;
郭汝宁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3) :81-82
[5]  
流感与人禽流感的预防控制[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罗会明, 2005
[6]  
WHO consultation on priority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executive summary .2 WHO. http://www.who.int/csr/disease/avianinfluenza/executive summary/en/index.html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