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面沉降若干问题研究附视频

被引:66
作者
薛禹群 [1 ]
张云 [1 ]
叶淑君 [1 ]
吴吉春 [1 ]
魏子新 [2 ]
李勤奋 [2 ]
于军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3]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应力应变关系; 区域地面沉降模型; 多尺度有限元法;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6.02.001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地面沉降主要有(1)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和(2)在新构造活动构造沉降的基础上,由开采地下水、油气、地下热水形成的地面沉降两种类型。不仅不同的土层有不同的变形特点,在不同地点的同一土层也有不同的变形特点。同一地点同一土层在不同时期的变形特点也不尽相同。建立数学模型时要根据土层实际变形特点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才能模拟出真实的地面沉降情况。解决耦合问题和垂向、水平向尺度不同带来的困难也是正确模拟必不可少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饱和砂性土非线性蠕变模型试验研究 [J].
张云 ;
薛禹群 ;
施小清 ;
宋震 .
岩土力学, 2005, (12) :1869-1873
[2]   中国地面沉降及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J].
薛禹群 ;
张云 ;
叶淑君 ;
李勤奋 .
第四纪研究, 2003, (06) :585-593
[3]   上海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型计算及预测 [J].
李勤奋 ;
方正 ;
王寒梅 .
上海地质, 2000, (02) :36-43
[4]  
张阿根, 魏子新, 杨桂芳, 主编.中国地面沉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