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氟化钠和氟乙酰胺对培养赤麂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贺维顺
刘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刘爱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保海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贺维顺
刘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刘爱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保海仙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来源
:
环境科学学报
|
1983年
/ 02期
关键词
:
氟乙酰胺;
赤麂;
染色体畸变率;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突变效应;
敌蚜胺;
有机氟杀虫剂;
氟化钠;
氟化物;
D O I
:
10.13671/j.hjkxxb.1983.02.00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采用培养的赤麂细胞对氟化钠和氟乙酰胺进行致突变效应的研究.观察指标是染色体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s)和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实验结果证明,氟化钠和氟乙酰胺在培养的赤麂细胞上都能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促使SCEs增加和延迟细胞周期.因此,本工作实验结果支持了部份文献中氟化物是一种致突变物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