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债务流动性风险研究:存量债务置换之后

被引:22
作者
刁伟涛
机构
[1] 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流动性风险; 财政新常态; 债务置换; 未定权益分析;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5.11.004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实际或过大的问题;二是明确引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这一重要的偿债来源,并估算了包括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在内的综合可偿债财力。估测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在2016年及以后仍然很大,尤其是在2018年之后,随着部分置换债务的到期,偿债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仅仅利用基于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可偿债财力来偿还到期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流动性危机或将难以避免。因此,要采取如下措施及时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兼顾稳定经济增长:适时再次推出相应额度的债务置换;进一步强化实施定向宽松或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允许地方政府减持或变现其拥有的部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强化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预警和问责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期限错配:风险特征与形成机理 [J].
陈志勇 ;
毛晖 ;
张佳希 .
经济管理, 2015, 37 (05) :12-21
[3]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王学凯 ;
黄瑞玲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4) :62-69
[4]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成因、结构与预警实证 [J].
王俊 .
中国经济问题, 2015, (02) :13-25
[5]   中国土地财政的发展脉络、影响效应及改革方向 [J].
吴炳辉 ;
何建敏 .
经济管理, 2015, 37 (03) :1-11
[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实证分析——基于KMV模型对四川省地方债风险评估 [J].
马德功 ;
马敏捷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2) :139-144
[7]   中国各省区财政偿债能力的比较与演进:2005—2012 [J].
郭玉清 ;
袁静 ;
李永宁 .
财贸研究, 2015, 26 (01) :80-90
[9]   中国省级政府债务风险测度与分析 [J].
徐占东 ;
王雪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12) :38-54
[10]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J].
李腊生 ;
耿晓媛 ;
郑杰 .
统计研究, 2013, 30 (10) :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