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3
作者
曹阳 [1 ]
赵英才 [2 ]
马林 [1 ]
机构
[1] 大连民族学院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东北经济区; 产业结构特征; 产业梯次; 地区专门化部门; 区域发展模式;
D O I
10.15939/j.jujsse.2007.06.01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东北经济区应被界定为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兴安盟和锡林格勒盟等五盟市在内的经济区域,以取代传统的仅包括东北三省的东北地区。在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工态势上,东北经济区各地区间具有一定的产业梯次,各专业化部门均具有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地域分工的特征,且地区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非合意性的"趋异"和合意性"趋同"。以此为依据,在"地区互动"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东北经济区应选择核心与外围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梯度推移的区域发展模式,以促进和实现东北经济区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
    陈耀
    [J]. 中国工业经济, 1998, (04) : 37 - 43
  • [2] 侯景新,尹卫红编.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3] 陈才著.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K].学习与探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