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0年西藏波密地区典型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21
作者
向灵芝 [1 ]
刘志红 [1 ]
柳锦宝 [1 ]
李林 [2 ]
邹孝 [1 ]
娄梦筠 [1 ]
戴睿 [1 ]
祝赢 [3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3]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Landsat; 西藏波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运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波密县1960-2010年气象数据,分析了西藏波密地区冰川的主要分布特征和典型大冰川1980-2010年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波密县共有冰川数量2 040条,总面积为4 382.5km2,其中,分布在海拔4 000~6 000m的高山冰川总面积达4 086km2,占冰川总面积的93.2%;南坡分布冰川1 504条,面积3 180.04km2,分别占波密冰川总量的73.73%和72.56%,而北坡占还不到三分之一.提取1980、1990、2000和2010年4期面积大于20km2的24条大冰川面积进行对比分析,1980-2010年间波密县大冰川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由1980年的1 592.78km2退缩至2010年1 567.04km2,共退缩了25.74km2;其中,1980-1990年冰川变化贡献最大,冰川面积退缩了16.62km2,占冰川总面积退缩量的64.6%.波密县气象站数据显示,50a来冰川退缩主要受温度持续上升的影响,降水量变化对冰川变化影响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6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遥感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J].
彦立利 ;
王建 .
冰川冻土, 2013, (01) :110-118
[2]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口冰川、水文和气候学观测20a:意义与贡献 [J].
姚檀栋 ;
张寅生 ;
蒲健辰 ;
田立德 ;
Yutaka Ageta ;
Tetsuo Ohata .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1152-1161
[3]   1971-2007年青藏高原南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谭春萍 ;
杨建平 ;
米睿 .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1111-1120
[4]   1970-2000年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冰川变化 [J].
上官冬辉 ;
刘时银 ;
丁良福 ;
张世强 ;
李刚 ;
张勇 ;
李晶 .
冰川冻土, 2008, (02) :204-210
[5]   西藏波密发现青藏高原最大冰川群 [J].
冯峰 .
科技导报, 2007, (19) :6-6
[6]   基于GIS的玛旁雍错流域冰川地貌及现代冰川湖泊变化研究 [J].
郭柳平 ;
叶庆华 ;
姚檀栋 ;
陈锋 ;
程维明 .
冰川冻土, 2007, (04) :517-524
[7]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李忠勤 ;
沈永平 ;
王飞腾 ;
李慧林 ;
董志文 ;
王文彬 ;
王林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3) :132-137
[8]   西藏冰川在急速融化 [J].
钱歌民 .
知识就是力量, 2007, (03) :15-15
[9]   塔里木盆地南缘喀拉米兰河克里雅河流内流区近30a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J].
许君利 ;
刘时银 ;
张世强 ;
上官冬辉 .
冰川冻土, 2006, (03) :312-318
[10]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2005, (01)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