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内聚力及摩擦角对岩样全部变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王学滨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辽宁阜新
关键词
初始内聚力; 初始摩擦角; 剪切带; 轴向应力; 侧向应变; 体积应变; 泊松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目的研究初始内聚力及摩擦角对剪切带图案及岩样全部变形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FLAC内嵌语言FISH编制了计算平面应变压缩岩样轴向、侧向、体积应变及泊松比的FISH函数.在峰值强度之前及之后,岩石的本构模型分别取为线弹性模型及莫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应变软化模型.结果随着初始内聚力及摩擦角的增加,破坏模式由复杂向简单剪切破坏转变;发生破坏的单元数目降低;剪切带倾角增加;轴向应力的峰值强度及所对应的轴向、侧向应变的绝对值降低,岩样可以达到的最小体积增加.峰后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轴向应力-侧向应变曲线、侧向应变-轴向应变曲线、泊松比-轴向应变曲线及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受初始内聚力及摩擦角的影响.但是,当初始内聚力及摩擦角最小时,5种峰后曲线略显平缓,这是由于发生破坏的单元数目最多及剪切带的倾角最低.结论剪切带倾角更接近Arthur倾角,说明了数值结果是可信的.岩样失稳破坏的前兆不随着初始内聚力及摩擦角的降低或增加而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平面应变压缩岩样侧向变形特征数值模拟 [J].
王学滨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5) :525-530
[2]   地震前兆特征与岩样剪切应变率异常数值模拟 [J].
王学滨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1) :102-107+122
[3]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 [J].
王学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S1) :4292-4295
[4]   地震块体模型的共轭剪切破裂带数值模拟 [J].
王学滨 ;
赵扬锋 ;
代树红 ;
潘一山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4, (02) :119-125
[5]   基于梯度塑性本构理论的岩样侧向变形分析(Ⅰ):基本理论及本构参数对侧向变形的影响 [J].
王学滨 ;
马剑 ;
刘杰 ;
潘一山 .
岩土力学, 2004, (06) :904-908
[6]   准脆性材料试件应变软化尺度效应理论研究 [J].
王学滨 ;
潘一山 ;
杨小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2) :188-191
[7]   动力应变局部化传播及尺寸效应数值模拟 [J].
王学滨 ;
潘一山 ;
盛谦 ;
丁秀丽 .
计算力学学报, 2002, (04) :500-503
[8]   岩石类材料峰后滑移剪膨变形特征研究 [J].
朱建明 ;
徐秉业 ;
岑章志 .
力学与实践, 2001, (05) :19-22
[9]   用点荷载试验确定岩基抗压强度标准值附视频 [J].
田军 ;
李桂臣 ;
王杰 .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 (02) :101-104
[10]  
Effect of relative stress on post-peak uniaxial compression fracture energy of concrete[J] . Wang Xue-bin,Pan Yi-shan.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