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纪初的想象——原生态与民间艺术的吊诡

被引:8
作者
岳永逸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原生态; 民间; 民间艺术; 文化自觉; 商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205 [绘画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意在民族振兴、启蒙并改造民众的近代知识精英就倍加关注"民间",但本质上却将民间视为是与过去相关的"静态"的,并进行了浪漫的想象。新世纪初的"民间"也就自然地添加上了"原生态"外衣甚或被原生态置换。在求"发展"和憧憬"好生活"的背景下,出于急功近利的片面文化自觉,被视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常常被外来者和传承者"共谋"打造成能带来利益,仅具工具理性的商品,并构成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市场繁荣的图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当原生态艺术遇到市场 [J].
许鑫 .
中国民族, 2006, (10) :22-24
[3]   “原生态民歌”琐议 [J].
乔建中 .
人民音乐, 2006, (01) :26-27
[4]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J].
费孝通 .
学术研究, 2003, (07) :5-9
[6]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3) :15-22+158
[7]  
中国乡村研究[M]. 福建教育出版社 , 黄宗智, 2007
[8]  
闲暇:文化的基础[M]. 新星出版社 , (德)约瑟夫·皮珀(JosefPieper)著, 2005
[9]  
到民间去[M]. 上海文艺出版社 , (美)洪长泰著, 1993
[10]  
Folk Art in Modern China.1930~1945. Lufkin,Felicity Anne.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