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周缘构造演化、成藏与勘探领域

被引:18
作者
李洪辉 [1 ]
邬光辉 [1 ]
王洪江 [2 ]
张立平 [1 ]
王成林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和田河气田周缘; 准层状油气藏; 台缘带; 古油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寻找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目的,在和田河气田周缘采用古构造演化的方法,结合和田河气田单井油气水分析,建立了玛南奥陶系潜山准层状成藏模式和玛北台缘带古油藏成藏模式;指出和田河气田周缘存在玛南奥陶系潜山、玛北奥陶系台缘带和玛东奥陶系推覆构造带三大油气勘探领域,区带资源量约1万亿m3,是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玛南奥陶系潜山暴露时间长,风化、淋滤作用强,形成良好的岩溶型储层,上覆石炭系泥岩和上倾位置的致密灰岩作为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同时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是有利勘探领域。玛北发育奥陶系台缘带,而且与构造圈闭相叠置,可以捕获早期运移的油气,是较有利勘探领域。玛东奥陶系推覆带潜山披覆圈闭发育,规模较大,是潜在勘探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587 / 5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与区带分析 [J].
刘和甫 ;
李晓清 ;
刘立群 ;
廖群山 .
现代地质, 2004, (02) :139-150
[2]   地球动力学与盆地层序及油气系统分析 [J].
刘和甫 ;
李小军 ;
刘立群 .
现代地质, 2003, (01) :80-86
[3]   塔里木盆地巴楚凸起油气聚集及分布规律 [J].
吕修祥 ;
周新源 ;
皮学军 ;
徐士林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6) :489-492+444
[4]   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东西部差异及原因 [J].
秦胜飞 ;
贾承造 ;
李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16-18
[5]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及非烃组分的成因 [J].
赵孟军 .
地质论评, 2002, (05) :480-486
[6]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附视频 [J].
顾乔元 ;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4) :390-395
[7]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J].
王招明 ;
王清华 ;
王媛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124-132
[8]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与油气地质.[M].赵文智等;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9]  
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与含油气系统旋回.[M].何登发;赵文智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10]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何登发;李德生著;.地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