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母黄化茎段鳞茎发生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及激素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王小箐
秦振栋
机构
[1] 西北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伊贝母; 贝母属; 过氧化物酶活性; 鳞茎; 地下茎; 总活性;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茎段; 黄化; 激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伊贝母黄花茎段组织培养过程中鳞茎形态发生的组织解剖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一天后,茎段表皮下二层薄壁细胞恢复分裂,成为鳞茎生长点的发端场所;第八天生长点分化完全,此时肉眼可见鳞茎的透明突起。伴随鳞茎的发生过程,过氧化物酶总活性逐渐增高,且增加四条新的同工酶带。lAA、GA3和ABA对鳞茎的发生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但lAA和GA3并不能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和同工酶带的增加。因此,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否可作为鳞茎发生的指标问题还需进一步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4+326 +3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HANGES IN ISOPEROXIDASES DURING SHOOT FORMATION IN TOBACCO CALLUS [J].
THORPE, TA ;
GASPAR, T .
IN VITRO-JOURNAL OF THE TISSUE CULTURE ASSOCIATION, 1978, 14 (06) :522-526
[2]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M].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细胞室 编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