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动力学分析

被引:5
作者
苏宗富 [1 ]
薛艳梅 [2 ]
邓宏文 [3 ]
郝明强 [4 ]
机构
[1]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界面构建样式; 界面变化动力学; 地层—岩性圈闭; 古近系;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幕式构造运动的控制,济阳坳陷古近系发育多个级次的层序界面,从下到上主要发育Tr、T7、T6’、T6、T4、T2’、T2、T1’、T1等。根据层序界面上下接触组合关系以及层序界面的定义,笔者首次将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界面划分为6种成因构建样式:截超型、截平型、平超型、顶超型、平行型和整合型。以地层—岩性圈闭较为发育的T6’和T2’为例,分析了造成层序界面构建样式差异性的动力学因素,认为:断层活动的迁移性与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的差异性控制层序界面构建样式的变化;构造沉降中心的迁移性和构造沉降幅度的差异性控制层序界面构建样式的变化。分析这种差异性及其界面动力学变化成因,对于研究济阳坳陷古近系在不同层序界面构建样式上下寻找地层—岩性圈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沾化凹陷东部构造演化特征.[D].路顺行.中国海洋大学.2003, 02
[2]   济阳坳陷古近系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地层特征对比 [J].
苏宗富 ;
邓宏文 ;
陶宗普 ;
林会喜 ;
齐陆宁 ;
周传迅 ;
曲剑 .
古地理学报, 2006, (01) :89-102
[3]   塔中地区石炭系非构造圈闭及有利勘探目标 [J].
苏宗富 ;
邓宏文 ;
樊太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548-553
[4]   断陷湖盆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1-6
[5]   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 [J].
陈洁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4) :700-706
[6]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 [J].
李丕龙 ;
金之钧 ;
张善文 ;
庞雄奇 ;
肖焕钦 ;
姜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4
[7]   济阳坳陷车镇和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遗迹群落及其沉积环境 [J].
吕希学 ;
胡斌 ;
姜在兴 ;
陈世悦 ;
李守军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87-196
[8]   岩性油气藏成因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丕龙 ;
陈冬霞 ;
庞雄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3+5
[9]   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三段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李春华 ;
全升吉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40-46
[10]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J].
李阳 ;
蔡进功 ;
刘建民 .
沉积学报, 2002, (02) :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