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13
作者
蓝英
机构
[1] 川北医学院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地区份额分量; 结构偏离分量; 竞争力偏离分量; 偏离份额分析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看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各省市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结构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但西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全为负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足以抵消部分区域结构偏离分量的正值,直接导致总偏离分量为负值。通过偏离份额图的分析,把西部地区分成具有增长优势但地位下降和增长缓慢且竞争力差的两类地区。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02) :66-70
[2]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J].
徐捷锦 ;
黄志亮 ;
周兵 .
软科学, 2008, (09) :95-99
[3]   西部大开发前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J].
安中轩 ;
徐春华 ;
常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9-44
[4]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J].
刘小辉 ;
张航天 .
学术交流, 2006, (04) :89-93
[5]  
区域分析与规划[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崔功豪等编著, 1999
[6]  
区域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起业等 著, 1989
[7]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