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14
作者
薛启汉
师素云
刘蔼民
易琼华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甘薯属;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3份甘薯属不同倍性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数目与材料倍性无明显相关性;二倍体或四倍体野生种的种间酶谱差异显著;六倍体野生种不同株系间以及六倍体栽培种甘薯的不同品种间酶谱差异较小;但栽培种甘薯与六倍体野生种I.trifida(6x)、四倍体野生种I.littoralis(4x)以及二倍体野生种I.trifida(2x)的酶谱有4条明显共同标记带,表明其间有一定亲缘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甘薯(6×)×海滨野牵牛(4×)种间杂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薛启汉 ;
师素云 ;
张必泰 .
植物学通报, 1986, (Z1) :66-69
[2]   玉米组织同工酶和蛋白质谱带的遗传研究——Ⅰ.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 [J].
曾孟潜 ;
杨太兴 .
遗传学报, 1985, (02) :119-125
[3]   甘薯与海滨野牵牛种间杂交亲和性及其杂种形态变异分析 [J].
薛启汉 ;
林长平 ;
张必泰 .
遗传, 1985, (02) :4-6+49
[4]   酯酶同工酶在水稻三系育种中应用的探讨 [J].
易琼华 ;
师素云 ;
杨荣度 ;
吴源英 .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02) :22-25
[5]   植物同工酶及其在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J].
李继耕 .
作物学报, 1980, (04) :245-252
[6]   栽培玉米起源的同工酶研究 [J].
李继耕 ;
杨太兴 ;
曾孟潜 .
遗传学报, 1980, (03) :223-230+291
[7]   几种植物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黄寿松 ;
翁坚 .
遗传, 1980, (03) :7-10+49
[8]  
The species of Ipomoea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weet potato[J] . Franklin W. Martin,Alfred Jones.Economic Botany . 197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