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群体光合性能与气象因素及产量关系

被引:13
作者
宋继娟,柳金来,滕文星,王昭晖
机构
[1]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玉米,光合性能,气象因素,产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6.04.018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根据我院1986~1994年的玉米丰歉定位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丰年LAI、LAD消长合理,呈“前快、中稳、后衰慢”的变化动态。NAR的变化呈波动曲线,各类型年NAR波动次数不同,总的同化能力丰年>平年>歉年。生长期内降水及中、后期日照基本满足光合性能的需求。前期(6月10日~6月30日)日照是影响光合性能的主导因素,后期(7月31日~9月20日)气象条件匹配合理,将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实现稳产。但积温过高,将加速叶片衰老,引起玉米早衰。LAI在前期对产量贡献最大,LAD在中、后期对产量贡献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玉米高产生理指标的研究 [J].
李振华,张培英,焦光纯,胡国良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34-43
[2]   通化市玉米丰歉定位试验研究 第一报 气象因素与干物质增长及产量分析 [J].
宋继娟 ;
柳金来 ;
滕文星 .
玉米科学, 1994, (03) :45-48
[3]  
玉米生理[M]. 农业出版社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