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新方法

被引:28
作者
杨宇 [1 ]
周文 [1 ]
邱坤泰 [2 ]
吕新东 [1 ]
李岩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曲线; 含水饱和度; 采出程度; 含水率; 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法;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2.002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储层非均质性和实验误差的影响,岩心实验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很难代表整个油藏的相渗特征。根据油藏适用范围较广的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法,提出了计算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利用油藏生产数据计算得出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修正实验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具体的油藏实例,利用修正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的含水率,与油田实际生产中的含水率上升规律符合性好,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岩心实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7+118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影响因素探讨 [J].
何建民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2) :74-76+80+116
[2]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 [J].
张以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90-93+117
[3]   樊31北块特低渗透油藏初始含水率的影响因素 [J].
毛振强 ;
李明 ;
于红军 ;
青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5) :62-65+107
[4]   产量递减规律与水驱特征曲线的关系 [J].
高文君 ;
刘瑛 .
断块油气田, 2002, (03) :45-49+92
[5]   一种研究含水率上升规律的新方法 [J].
吴宏利 ;
孔自超 ;
李蕾 ;
王相磊 .
断块油气田, 2001, (03) :37-38+68
[6]   计算相渗曲线的新方法——甲型水驱曲线法 [J].
阎静华 ;
许寻 ;
杜永波 .
断块油气田, 2001, (01) :38-40+68
[7]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 [J].
蒋明 ;
宋富霞 ;
郭发军 ;
周瑞华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5) :418-421+450
[8]   一种简单实用的水驱特征曲线 [J].
张金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3-5
[9]   关于广义水驱特征曲线 [J].
俞启泰,靳红伟 .
石油学报, 1995, (01) :61-70
[10]  
实用油藏工程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秦同洛等 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