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形成及其特点——山西“滦池”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俊峰 [1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前近代; 华北; 水权; 滦池; 泉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K29 [地方史志];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060207 ;
摘要
以山西省翼城县"滦池"泉域为中心,对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形成过程及特点作了实证分析,指出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初始水权的分配原则并非绝对平均主义,也非单纯以土地多寡、需水多少为依据,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传统文化因素。水权由此具有等级性、不公平不合理性等外部特征。以村庄集体为单位分配水权的形式,表明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的水权本身是非常明晰的,并不存在界定困难的问题。因此,明清以来水利纠纷不断并非水权界定困难造成的,从根本上讲应是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合理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