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
被引:72
作者
:
樊崇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樊崇义
赵培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赵培显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
来源
:
中国刑事法杂志
|
2014年
/ 01期
关键词
:
口供;
客观性证据;
转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司法公平正义的维护不仅需要落实不枉不纵的刑事政策,更需要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坚决纠正已经发生的冤假错案,制定并落实防范冤假错案的体制机制。考察已经发生的冤假错案可以发现,冤假错案的发生不仅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的原因,更有证据审查模式不健全的弊病。实践证明,以口供为中心的主观性证据审查模式无法有效审查核实案件事实,而以客观性证据为主的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并纠正冤假错案,因此应转变证据审查模式,加强客观性证据的收集,落实完善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我国刑事证据审查制度的完善——基于张辉、张高平等错案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世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叶
[J].
中国司法,
2013,
(08)
: 29
-
34
[2]
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 112
-
123
[3]
刑事诉讼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徐静村, 1994
←
1
→
共 3 条
[1]
论我国刑事证据审查制度的完善——基于张辉、张高平等错案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世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叶
[J].
中国司法,
2013,
(08)
: 29
-
34
[2]
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 112
-
123
[3]
刑事诉讼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徐静村, 199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