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密度相关基因组多态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郭峰
张俊洁
许育
钱宝华
花美仙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输血科血液免疫研究室
[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
[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 受体,补体3B; 抗原抗体复合物; 多态现象(遗传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3.2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制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CR1)天然免疫功能低下分型标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加HindⅢ酶切法测定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在32例SLE患者和48例正常人中用红细胞CR1花环(RBC-CR1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测定红细胞CR1活性。结果16例活动期SLE患者中发现10例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组高表达型(HH型)占62.5%,而稳定期16例中有13例,占81.3%。这23例HH型SLE患者红细胞CR1活性(RBC-C3bR16.34±3.41,RBC-ICR10.17±3.02)比HL型(中表达型)、LL型(低表达型)高(8例HL型:RBC-C3bR13.50±4.50,RBC-ICR6.00±3.07和1例LL型:RBC-C3bR4.00,RBC-IC0.00),但与48例正常人明显不同(RBC-C3bR18.60±3.80,RBC-ICR4.50±1.50,P<0.01)。结论根据红细胞CR1基因型与CR1活性测定结果可将SLE患者红细胞CR1活性低下分为原发型、继发型和混合型,这种CR1免疫活性的差异可反映疾病的活动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组多态性与血细胞免疫活性相关性研究 [J].
郭峰 ;
钱宝华 ;
许育 ;
牛芳 ;
花美仙 ;
徐向阳 ;
罗庆峰 .
中国输血杂志, 2002, (01) :12-14
[2]   SLE患者红细胞CR1活性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 [J].
郭峰 ;
张乐之 ;
许育 ;
钱宝华 ;
花美仙 .
上海医学, 2002, (01) :57-58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和趋化因子受体的变化 [J].
郭峰 ;
钱宝华 ;
张乐之 ;
王海滨 ;
许育 .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 (04) :44-44
[4]   红细胞免疫及其调节功能测定方法 [J].
郭峰 .
免疫学杂志, 1990, (01) :60-65